行业动态

发酵结束后测定发酵液中乙醇含量和残糖量

文字:[大][中][小] 发布时间:2019-09-18  浏览次数:

  发酵结束后测定发酵液中乙醇含量和残糖量。底物浓度对酶解得率的影响底物浓度越低在酶解过程中产生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浓度也较低,酶解产物对纤维素酶和纤维二糖酶的反馈抑制作用也相对较低,而且底物浓度过高也会导致搅拌混匀变得困难,影响到纤维素酶和底物的接触的难易程度,从而影响到底物的酶解得率。  

 

 

  在发酵温度优化实验中(30、35、40、45℃和50℃),摇床中120r/min恒温发酵3d,初始pH值为5,发酵结束后测定发酵液中乙醇含量和残糖量。测得的最优温度条件被应用于发酵时间优化实验中(1、2、3、4、5、6d)。测得的优化时间和温度条件应用于初始pH值优化实验中(pH=3、4、5、6、7、8)。1.7测定方法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参照范式洗涤法测定。

 

  还原糖的测定采用DNS(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乙醇浓度测定采用气相色谱仪(Agilent—6890N),乙醇厂家德毅化工使用AgilentHP-5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为25:1,载气为N2,柱压10psi,进样量为1μL;升温程序为在45℃保持5min,以5℃/min升温至50℃,保持5min,然后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2min,后运行5min,FID280℃,氢气流速为30mL/min,氮气流速为30mL/min,空气流速为380mL/min,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乙醇浓度。